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圣芳副院长(中)与我院新闻中心学通社记者合影
本网讯 5月18日,为期三天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与轴系安装”赛项在我院隆重闭幕。闭幕式后,湖北分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委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圣芳接受了我院新闻中心学通社记者的采访。
职业教育培养一线技能人才 职业精神是重中之重
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始终贯穿始终。针对于该如何让“工匠精神”深深扎根在职业教育里,朱圣芳副院长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学生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是要培养的重中之重。‘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国工匠都应该精益求精的追求技术、追求卓越!这就是工匠精神扎根于职业教育的体现!”
国家人才需求多层次 研究成果应转化为生产实践
“任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都是多层次的,所以我们不仅仅需要博士、硕士做科研,更需要一线工人在我们生产一线中精益求精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而且我们成为工业大国的目标是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来作为支撑,这就增加了学生们的就业机会,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毕业即就业。”对于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朱圣芳副院长如是说。
结合产业了解发展需求 通过企业知晓生产水平
目前,全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项目,对于这种职业院校发展项目的前景,朱圣芳副院长说:“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就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离开产业和企业,只有通过产业才能了解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结合企业才能知道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是什么,学生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将来的就业岗位。这样既有利于学校针对学生培养制定计划,也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做职业规划,这样才能走向社会,从而有更好的发展。”(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学通社 陈勇吉 李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