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航海类专业品牌宣传】“态度和英语”成就高端航运人才——访马士基船舶管理(武汉)有限公司
2014年05月20日 00:00 点击:[]

人间三大苦:行船、打铁、磨豆腐。但这仅是历史的过去,作为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航行在浩瀚如烟、深蓝色海洋中如今的商船,既不划桨也不驶帆,连烧锅炉的蒸汽机也不见了,机械化、自动化已全面实施。海上航行有的船舶已实现驾驶台自动导航,机舱中很多都已实现无人化了,直接由驾驶台遥控,可以说工作不苦。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梦想成为国际化的航海人而言,怎样才能立足此职业,成为一个优秀的轮机长或者船长,我们拜访了马士基船舶管理(武汉)有限公司李总经理。

李总经理在高度认同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特别强调,要真正成为一位马士基航运公司的一名合格员工,关键在于学生们对从事海船船员这一职业认同的态度以及适应国际航运环境下的英语听、说、写能力的培养。他特别回忆在2012年3月我院,给10级、11级两届“马士基订单班”学员进行题为“马士基的企业文化和航海人的职业要求”的讲座的情景。他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与全体学生进行全英文面对面愉快的交流与沟通。

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航海人?除了专业能力等因素外,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这是我们交流中取得的共识。学院领导与公司李总还就专业人才培养的细节进行了探索。如在学生组织层面上,专门设立轮管部或航运部,实施半军事化管理运行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成立适任证书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过程管理的监控,规划实训教学环节的企业文化的对接等系列举措,提高学生对航海职业的认同度。通过合作企业请外教上英语课、每天早读一小时英语、设立英语角、组织开展专业英语竞赛、英语专项培训等措施,提升高职院校航海类学生的英语能力。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协同学校、企业、行业和学生四方联动机制,切实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优良的英语沟通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才能共同培养出优秀的、高端的航运人才。(动力工程学院)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