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平台注册 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方向)专业开办之时,恰逢世界金融危机初出端倪的2007年,可谓生不逢时,待到学生面临就业之时的2009年,危机愈演愈烈。面对这种态势,轮机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团队以及学生队伍知难克进,奋勇争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老师戏称:“打酱油”托起了该专业学子的就业之梦。
一、“打酱油”开启了全国航海类就业协作组成员之门。
记得2008年秋,几经打探,从船员“四小证”培训机构长江海事局的主考官和武汉理工大学老师得知,隶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管辖的“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这一平台,为中航海院校连续统计、编写了《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报告》,以期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航海院校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和航运企事业的政策研究、战略发展等方面提供依据。获此信息后,我校从08年开始就参加了每年一次的协作组工作会议,由于学校在航运人才的培养上是一名新兵,同时专业发展的不平衡,学校率先只开设了“轮管专业”,与企业交流时,航运企业认为“跛了一只脚”,“船东对学校培养人才质量不熟悉”为借口,大多不敢来学校参加“双选会”。我们深感到2009年秋首届学生毕业时,校园招聘仅有一家协作组成员单位来,但通过不断游说、阐述学校办学的质量、诚信地提供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第一手资料、邀请企业来学校调研等手段,到2012年已有20几家成员单位亲临学校招聘,各成员单位招聘学生数逐年有大幅提升,有力地保障了该专业学生从事国际外派船员的数量和入驻优质企业的质量。
二、“打酱油”敲开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新篇章。
闭关自守引不来好的企业,走出去才是促进学生有效就业之路。在2009年的首届毕业生就业之际,动力工程学院发动广大专业教师、学生广泛联系,收集信息,特别是在武汉地区有着办水上专业悠久历史的武汉理工大学和航海职业技术学院,他们每年固定一个时间在校内进行“双选会”,大量的企业到校进行人才现场选拔。在武汉理工大学招聘现场,有学生找到一家名为“马士基船员管理(武汉)有限公司”在此现场招聘,他们及时向学校老师报告该信息,学校第一时间与之取得联系,并约定第二天去拜访公司领导。第二天轮管教研室的张选军老师与学院领导亲自到公司面谈,详细介绍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等等,同时也介绍了武汉地区还有两外两所学校开办了航海类专业,如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会终于来了,公司告知三所学校分别推荐20、20和30个学生到单位参加面试、笔试等,通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心理测试、两轮全英文面试、一轮笔试和体检”环节,我校07级毕业生有8位学生,其他两所学校分别仅有1人成功入围。由于有了这次“打酱油”之旅,我们工作的努力、学生良好的表现赢得了企业的关注,也奠定了从2010年开始把与其他学校合作办学转到我院“轮机管理专业”,共同组建“马士基订单班”,开启了与世界500强航运巨头—Maersk的合作之路,为学生优质就业打开一扇窗户。
三、“打酱油”迎来了校内双选会更多的盛宴。
就业推荐之路,点点滴滴始终挂在我们的心头,可谓一路艰辛、一路坎坷。还记得我们一次次拜访和打扰泉州中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船务公司船务分公司的李明星经理,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公司亲临学校现场招聘,从最初2010年录取3人,到2012年15人,这其中包含了这3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在公司的岗前培训、国外船东面试招募中打败诸多学校的学生,一同被一家国外知名的船务公司—太古集团录取(仅录5人);2009、2010年到武汉理工大学“打酱油”时,偶遇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我们与企业交谈,用诚心感动企业,推荐一些优秀的学生主动用英语和面试官交流,通过不断的努力,分别有7个和8个英语通过四级的学生被公司录用,随后几年这两家企业入驻学校现场招聘,录取学生逐年增加。还有国内享有盛誉的国有公司中国海运集团和最大的民营公司华洋海事中心,几经努力,多次拜访公司驻武汉办事处、发送每届学生在校学习和适任证书考试情况、邀请招聘主管亲临学校考察,终于在2012年迎来了他们学校校园招聘。几年来,通过在其他学校“打酱油”的推荐活动,有更多的航海类就业协作组成员单位花落我院进行校园双选会,为轮管学子的就业开辟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渠道,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一场场美味佳肴的盛宴。
四、“打酱油”夯实了船员教育与培训的坚实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很多的大学生不明白求学之路是极其漫长的,他们或是满足于进入大学的成就感而不思进取,或是适应不了大学生活自由散漫的学习氛围,而放松自我,任纵自我,完全的忘记了古人“活到老,学到老”的训言。对于轮机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因为他们通过三年的学习,不但需要完成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若要从事国际化的海船船员,必须通过国家海事局统一组织的专业培训证书和三管轮的适任评估证书,方可从事此职业。因此,自开办该专业以来,我校竭力为学生服务,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加强学生在校学习的自觉性,一、二年级进行晨跑、晚上上晚自习,专门设立了轮管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落实学生日常管理,同时特别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的听说写的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不断选派专业教师参加海事局的各项师资培训、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积累船员教育教学的经验,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古人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常备一桶水。”只有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才能在船员教育和培训上由不知到知之甚少,由未有经验到掌握船员教育的有效途径。几年来,通过师生共同奋斗,学生中取得英语四级证书的超过一半,甲类三管适任证初次通过率一直位于上海考试辖区的前列。有了这些,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在就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有更多的协作组成员单位来到学校选拔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