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党建园地>> 理论之窗>> 正文
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提升
2018年04月16日 00:00 党委组织部 点击:[]

核心提示: 意识形态能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当前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重点应在意识形态鉴别力、意识形态处理力、意识形态领导力上下功夫。要努力使党员干部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意识形态作为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能力,即意识形态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新时代新要求,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

意识形态鉴别力是指认清和辨识各种社会思潮利害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是领导干部讲政治、有信念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要求。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既存在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的红色主旋律,也存在着立场不清不明的非马克思主义灰色杂音以及喧嚣刺耳的反马克思主义黑色噪音。这些灰色杂音和黑色噪音以社会思潮的形式普遍存在于民众现实生活之中,消解和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革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起伏跌宕,尤其是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往往以似是而非、貌似科学的理论迷惑人们,甚至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旗号,招摇撞骗。如以学术研究为幌子,提出所谓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甚至借口维护言论自由而大肆抹黑、诋毁、攻击我们的领袖与英雄;宣扬“普世价值”“自由体制”,实则“去社会主义化”;推崇“宪政民主”,实则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不过这些噪音和杂音由于善于伪装,以私有制“符合人的本性”、三权分立是“国际惯例”等极具迷惑性的面目出现,而往往能迷惑部分普通民众,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如果理论准备不足、鉴别力不强,看不透隐藏在其内部的错误价值取向,很可能就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丧失立场,迷失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党员干部辨识和研判意识形态问题的“照妖镜”,能对事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准确“照射”出消极思潮政治上的荒谬性及其理论本质的错误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处理力

意识形态处理力是指领导干部以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明确的基本遵循、科学的方式方法有效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意识形态处理力是一个人政治立场、政治经验、理论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与运用。

要明确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要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改革开放至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但治国理政绝不仅仅只体现在抓经济上,人心凝聚和思想整合工程也同样重要。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领域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服务于经济基础,但其也绝非是经济基础单向度的附属物,而是“具有自己的逻辑和严格性的表象(意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既定的社会历史中历史地存在并起作用”。“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我们务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明确责任、敢于担当,既要抓好经济发展,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思想保障。

要有明确的基本遵循。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时,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又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即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民主的统一。鲜明的阶级性,决定了我们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时,首先要着眼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掌握。列宁说过,“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所以,面对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领导干部必须要敢于亮剑,主动发声。同时,意识形态也有其鲜明文化属性,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时,也要坚持文化民主原则。“文化民主”阐释的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实践中表达的则是文化建设的包容性,实质就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来建设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建设具有强大张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意识形态工作实质上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民众的思想意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意识形态工作也应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当前,由于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生活模式的多样化,民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心态多变,社会期待也千差万别,强制性、刚性的方式方法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往往使人产生阻抗和逆反心理。隐性的、弹性的、潜移默化式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是顺势而为的选择。所以,我们在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的同时,对于学术问题,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则,对于思想认识问题应耐心细致地疑惑解答,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入情入理,最终达到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凝聚人心、增进认同的效果。

加强道德人格修养,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领导力

意识形态领导力是指领导干部以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而使民众追随并认同主流价值的一种无形的精神感召力。可以说党员干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代言人”,他们自身所表现出的高尚道德品格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宣传。因此,为获得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增强执政合法性,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中必须要注意加强道德修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紧紧依靠自身的行为示范力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来感召民众。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是党员干部进行道德人格修养的深厚基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慎独慎微”的廉政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民本之道、“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义利之道等丰富深邃的思想道德资源,都是领导干部所应追求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精华,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我们这个政党最高、最本质的认知与期望。可以说党的优良传统看得见,感受得到,直观深刻,是党员干部提升道德修养的最好教材。而且,党的优良传统的弘扬与党风廉政建设也具有内在一致性,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方向与方法。当前每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更加自觉地认同我们的价值观。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CDJ0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