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3月9日14:30至16:00,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院组织全院师生第一时间观看了本次课程。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易晓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国大学生同上这样一堂“思政大课”,意义非凡。“思政大课”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四位授课老师从不同视角对我国抗击疫情的举动进行了理论解读和阐释,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抗击疫情中的坚定、高效、正确的领导,看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看到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勇气、智慧和经验,看到了当下中国青年的爱国、责任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李飞:从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对抗疫斗争实践做出多维度、有深度和有广度的分析,深刻阐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是一堂生动、丰富、精彩的思政大课,很有传播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陈珊珊:疫情防控就是我们当下最好的思政课堂。疫情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军人、医疗队奔赴湖北,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现代化医院,所有的社区、基层组织开始宣传,免费为民众做检测、做治疗……这种行动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效仿的。疫情是一场灾难,但对疫情的这场战斗,恰是一个信念教育、情感教育、责任教育的生动案例。”
建筑工程与艺术学院辅导员徐林: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这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像一场‘及时雨’,让全国青少年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责任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将凝聚起更多青春的力量,让他们更坚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去。
D18315班涂杰同学: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逆向而行,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他们之中,有医护人员,还有基层村(社区)干部,还有众多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于国家民族深沉的爱。
虽然我还是学生,但我也想尽一份力,从过年到现在,我都坚守在村里的防疫设卡点,负责登记来往人员和消毒消杀工作,虽然会有害怕,但我还是勇敢而上,我们要积极面对疫情,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打不倒的!
18663班胡君灿同学:在我们家这边,社区党员干部在这个时候冲在最前面,守护着我们社区,守护这我们的家园。我自己也是社区志愿者的一员,作为青年学生参与到了疫情防控中来,也收获了与平时不同的体验。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才算不辜负这场历练,我们才能在未来继续前进,不断成长。
19722班的尹乐川同学:每代青年有每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历史总是在前辈和后辈的传递中延续。如今的青年大学生一定要心有大我,胸有大志,行有大德,国家有难,可以挺身而出。
19721班何谌迁同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和强大威力,让我更加坚定了制度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