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许坚
今年夏天,中国女排的东京奥运会之行并不顺利。队长朱婷手腕伤病反复,团队失去了至关重要的第一得分点,水平没有完全发挥的中国女排开局遭遇三连败,提前失去了晋级淘汰赛的资格。但中国女排并没有消极放弃,后两场连胜意大利队和阿根廷队,年轻的队员们展现出较好的状态和斗志。
作为竞技体育项目,这些年中国女排所经历的并非一帆风顺,输过比赛、丢过冠军,也跌到过低谷。但女排精神不是只为赢得冠军,而是始终竭尽全力、坚持奋斗。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中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时说:“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为中华崛起而拼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幕逐步拉开。人们透过打开的大门,看到了与世界的差距,迷茫困惑,失落彷徨,中国人民需要精神的激励与力量的凝聚。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场上,中国队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铁榔头”郎平一记重扣,帮助中国队以17比15取得胜利,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此诞生。
那一夜,神州大地的欢庆声震撼寰宇,胜利,让整个中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人群聚拢,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北京大学学子打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横幅,喊出了时代最强音。一时间,“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中华。
此后,中国女排在1982年第九届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第十届世锦赛中均夺取冠军,实现“五连冠”,在中国体育三大球领域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女排起步时,水平相比日本、苏联等队落后一大截。经过奋斗拼搏迎来胜利的中国女排超越了寻常的体育竞赛范畴,中国女排闪耀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和感召作用,为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时光荏苒,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中国女排始终把为国争光视为己任,把升国旗、奏国歌当作目标。
2016年8月21日,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队展开终极对决。惠若琪的探头得分将大比分定格在了3比1,中国女排第三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迎接中国女排凯旋的北京大学学生们打出同样的横幅,连线了35年的时空,连起了不变的女排精神。现场,人们自发唱起了国歌,随后,又唱起了《歌唱祖国》。
整个团队合力打好一个球
一支优秀的球队,不仅要有一流的技术和能力,也要有团队协作意识,二者相辅相成。
没有一个主攻可以独自完成扣杀,没有一个队员可以独自赢得制胜之分。我们的队员较欧美球员身体上有不小的差距,郎平、朱婷等突出的队员不多,站在世界之巅要靠集体的力量。相互帮助、相互弥补是中国女排的传统,两三个人合力打好一个位置,全队各做各的贡献,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打好一个球。
团结协作,体现在队员敢于站出来勇挑重担,敢于冲锋陷阵挑大梁、挡子弹。
2003年11月13日下午,第九届女排世界杯第九轮在日本大阪浪速穹顶体育馆掀起高潮,一场荡气回肠的中美女排决战开启。
“坤儿,给我!”前三局1比2落后。第四局,反击时,队友大声呼唤二传手冯坤,争着承担最后一击,全队团结作战,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鏖战,中国队3比2战胜美国队,率先冲进雅典奥运会。
团结协作,不只是体现在场上。
2018年世锦赛,中国女排再遇美国女排,这距离上一次在世界三大赛上战胜美国队已有12年。
“宝宝!二直线!”第二局中美战局胶着时,张常宁轮到后排,替补席上的刘晓彤大喊着提醒她防守取位。场下看场上更清楚,此前在场上发挥不佳的刘晓彤在场下积极为球队提供帮助。最终,中国女排3比0完胜对手。
全场比赛中国女排只有一次换人,但七名首发和七名替补,真正做到了14个人在合力打一个球。
一条心,一股劲,团队的力量能战胜一切。
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
漳州,中国女排走向辉煌的起点,有一代代女排队员的记忆,更是女排队员顽强拼搏的见证。
1972年秋天,国家体委把全国排球集训基地定在福建漳州。当时漳州圈出筹建基地的地方,只有一个池塘和一块太平天国时期的城墙。没有训练馆,先搭起竹棚,场地是用三合土铺成的,下面是煤渣,上面是石灰和红土用盐搅拌而成。在三合土铺成的场地上摸爬滚打,一摔下去,三合土场地的沙粒嵌进皮肉中,说血肉模糊一点也不夸张。
1979年,中国女排借鉴国外的经验,进行“魔鬼训练”。为了练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男陪练拿着球从高台上往下砸,女排队员则站在墙角处接,接不起3个好球就不能停。一天训练下来,凝固的血迹和训练服黏在一起,晚上需要医生一点一点用镊子才能把它们分开,把嵌在肉里的小沙粒挑出来。第二天早上起床,运动员身上的伤口又跟床单黏在一起,还是要护士帮她们一点一点撕开。
“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挂在训练馆的话是女排姑娘们顽强拼搏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过去超负荷方式的磨砺,还是现在更加科学的提高,顽强拼搏的训练理念始终没有改变。
要想登上世界之巅,必须进行常人难以承受的训练。一天三练是常事,加“小灶”深抠细节是常态。中国女排背后的苦非常人能忍受,汗水、泪水、血水都是家常便饭,“加油,再来!”训练的日子,姑娘们都在相互鼓励中度过。
冯坤在日记里写道:“过去艰苦训练的一幕幕难以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老女排’崛起的艰辛。好的结果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永不言败,在逆境中迸发
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意志品质的较量。中国女排十次登上世界之巅,过程没有一次不跌宕起伏。永不言败,于逆境中迸发出令人震惊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女排的特质。
2004年8月29日凌晨,中俄女排会师雅典奥运会决赛。俄罗斯30比28拿下首局,又以27比25赢下第二局,中国队局面堪忧。
“从她们身上抢一分算一分!”时任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大声说道。
胜利就是一分一分地拼,一分一分地扛。只要裁判的最终哨音不响,就决不放弃。姑娘们忘我搏杀,生死时刻连扳三局,反败为胜。
郎平也曾说:“在场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以小组第4勉强搭上8强末班车。在1/4决赛中,又遇到东道主、北京和伦敦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狭路相逢勇者胜,明知对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女排姑娘们仍然充满坚定的信念:“哪怕我19比24落后,都要竭尽全力争取每一分。”就这样,她们一分一分咬牙顶,一球一球顽强拼,最终力挫巴西队成功晋级。
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决赛场上,面对强敌塞尔维亚队,女排姑娘们拼搏依旧,在首局失利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连拼三局击败对手,最终夺取里约奥运会冠军。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郎平说,“在实现自己梦想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应发扬永不放弃的精神去战胜它。”
今天的中国,早已变得更加从容自信,国家的强大无需再用金牌的多少来证明,但奋斗的精神才是我们强大的底气。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女排精神仍然激励着人们,为事业而奋斗,为理想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