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烽火中挺起的民族脊梁,到抗美援朝中高唱的保家卫国;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中的“杀出血路”;从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到万众一心的决胜小康……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这些在长征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再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两弹一星”精神,再到定叫山河换新装的红旗渠精神……无不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始终是激励着党和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80年风云过去,当年的“红小鬼”都已进入耄耋之龄,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大多已经逝去,但红色的记忆历久弥新,红色的基因融入中国人的血液,红色的火焰仍然闪耀在人类文明的火炬上。
红军长征胜利后的第二年,美国记者斯诺就以《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全面、完整、准确地描述了这次“无与伦比的远征”。
斯诺的书为全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窗户,大批外国记者、作家、学者来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掀起了一股“红区热”。
80年来,外国人对长征的关注始终没有间断。尽管视角、观点不尽相同,但对长征的积极评价却惊人的一致。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80年过去了,长征路上永不褪色的红飘带,化为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城楼,升起在奥运赛场,飘扬在浩瀚太空……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这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82年后,曾被长征火箭送上太空的航天员张晓光来到瑞金。在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前,他将一枚象征航天精神薪火相传的纪念火炬郑重地交给少先队员。
“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永无止境,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把长征精神和航天精神拧成一股绳传递给新一代青少年。”他说。
一条道路始终指引方向——走向复兴的新长征
巍巍六盘山,苍茫大地间。
2016年7月18日上午,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吉县将台堡,冒雨拾级而上,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
不远处,六盘山上高峰依旧;放眼望,红旗早已插遍神州。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这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复兴之路——
江西赣州,长征第一渡。
9月开学季,长征源小学的孩子们吹响了唢呐,《十送红军》的乐声飘过于都河,让人不禁回想起82年前那悲壮的出征。
“只有往前走,才能让天下的穷人都过上好日子。”102岁的老红军王承登至今不忘跨过于都河时的初心,一直关注着赣南老区的变化。
过去4年,赣州10万群众挪出深山“穷窝”,近300万农民告别土坯房,全市70万贫困人口预计将在2018年全部脱贫。
“让老区群众快点、再快点脱贫致富,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的新长征。”赣州市兴国县社富乡双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朱长华说。
而在长征路的另一头,甘肃会宁同样进行着一场脱贫攻坚的新长征。
餐馆、农家乐打出“红军饭”的招牌,会师楼、会师塔等景点游人如织,在展销中心游客们可以购买当地剪纸、长征纪念章等特色产品……继承了长征精神的会宁人,用勤劳的双手,盘活红色资源,正积极改变着家乡的贫困面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前进的步伐就永不会停歇。
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到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从调整经济结构适应“新常态”,到深化改革冲破利益固化藩篱;从凝聚世界共识共渡发展难关,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自出发那天起,这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从未结束,今后要走的道路仍然不会平坦。
“我们面前还有‘雪山草地、激流险滩’,我们身边还有‘枪林弹雨、围追阻截’。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