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一年学院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29
浏览次数:

二一年学院工作报告

——在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院长 魏少峰

2021年3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18luck平台注册 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船院梦想与百年变局交汇,抗疫大战与“双高”大考相融,困难前所未有,师生齐心奋进,成效优于预期。

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坚守兴船报国使命,保持行稳致远定力,较好地完成了学院第五届一次教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十三五”答卷。

(一)疫情常态化防控精细有力,师生安全底线扎稳筑牢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按照中央、省、市、区及教育厅等各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部署,制定完善了校园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突发应急等12项常态化防控制度。全面执行校园封闭管理,精准实施校园联防联控举措。出台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科学有效应对疫情。加强防护物资筹措与管理,保障常态化防控使用需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环境卫生整治,做到校园消杀全覆盖。

切实保障师生安全。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始终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秉承弘扬“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信仰与民族精神,各项防控措施明确到位、责任到人,切实保障了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运营时间最长、隔离人数最多、风险最高的首个高校隔离点防疫战场,学院圆满交出了“战疫大考”的优异答卷,为武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武汉市委、市政府授予我院“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推出学院师生“抗疫情、勇担当、争先锋”先进事迹相关报道460余篇。418名教职工开展特殊“毕业寄”,累计打包邮寄学生生活用品包裹11884个,彰显师者担当与风范。积极落实“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精选14个抗疫案例,汇编成《逆行向前的船院青年》电子书。师生联手48小时创作完成的抗疫公益歌曲《武汉的百万分之一》,获得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转载点赞。

(二)“双高计划”建设收效良好,“十四五”发展科学谋划

“双高计划”任务全面实施。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学院却始终坚持“双高计划”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全面稳步实施各项任务。通过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清单任务逐项落实,强化绩效评价管理,共完成绩效指标409个,年度任务终期完成度达100%,支出预算执行率达135.01%。船舶工程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两大专业群,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科学谋划学院事业发展。围绕做好两个百年交汇期“十三五”与“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组织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定实施了《学院交汇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2)要点》。围绕贯彻《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组织承接的38项任务通过省教育厅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围绕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六大工程”,组织开展了学院、二级单位两级多轮“十四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推进会,形成了初步规划成果。

(三)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教学管理服务不断优化。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成立了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机构,妥善组织8个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培训1200多人次,有序完成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任务。研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和10种类型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完成2个专业群和70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持续推进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制订完善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10个,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学生对教学管理与服务满意度达88.08%,同比增长3%。健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成功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

“三教改革”重点推进。创新开展教学能力校级比赛,通过“空中舞台”展示教学设计、模拟课堂教学,整体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制定《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4)》,分类开展优质课程建设,组织申报上线运行SPOC课程32门,完成11门线下优质课的整体设计,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积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制订《学院教材建设与选用管理办法》,建成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7部,获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6本。

各级各类竞赛再创佳绩。成功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赛项湖北省选拔赛,组织参加平面设计技术等18个世赛选拔赛赛项,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货运代理赛项,获二等奖1项。积极配合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办,成功承办湖北省第八届“军工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程序员赛项。2020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21项,省级68项;教师教学能力省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1+X证书制度试点有序实施。制订了《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统筹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工作。积极推进1+X书证融通,明确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覆盖专业22个,专业覆盖率达44%。目前,学院共申报1+X试点证书17个、考核站点13个,参加考试人数近千人,平均通过率81.7%。

(四)“人才强校”工程深入实施,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师德建设紧抓不懈。积极落实学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制定完善学院师德考核方案,全面实施教职工师德考核。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450余名专兼职教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师德专项学习,营造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风尚。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2020年,学院新引进教职工15名,进一步充实了教职工队伍。积极拓宽师资培训渠道,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600余人次。突出抓好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期任务完成情况良好。组织完成各类人才项目遴选申报,新增“享受省政府津贴人员”1人,荣获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1人。

绩效工资改革激发动力。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完成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文件修订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院办学的内生动力。

(五)新利体育最新官网 克难奋进,校友平台成效初显

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坚持“控制规模、稳定质量”的招生工作总基调,主动转变招生宣传形式,实现了招生规模的精准控制。顺利完成16700多名考生参加的全省技能高考和200多名考生参加的高职扩招工作。2020年,新生报到4961人,报到率达96.74%。

就业工作保持稳定。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受疫情普遍影响的背景下,学院及早研判、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云就业”,实现了“稳就业”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92.64%,协议就业率90.27%,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学院就业工作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好评和教育部职成司肯定。

校庆搭台深化社会合作依托校友会平台,按照“隆重简朴、注重实效”的原则,2020年组织开展了“铭初心风雨七十载 建双高逐梦新时代”校庆系列活动,组织了“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云直播。制作了校庆标识logo、宣传片、宣传册等多形式的文创作品,开展学术活动16场,授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院6个,获校友捐赠37万元。

(六)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服务提质增效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精准发力、整体推进“五育并举”体系构建。充分利用“战疫”“校庆”等教育元素,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5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抗疫工作,涌现出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次点赞的张玉欣同学等一大批抗疫优秀典型。1133名学生捐献了近34万毫升热血,创下了2020年武汉单次进校献血人数和献血量的纪录。万名师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课,奏响学生思政强音。注重提升“青马工程”教育质量,推进青年大学习、团课教育、团员组织生活三个“全覆盖”,聚焦培育团员青年工匠精神、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

教育服务提质增效启动新时代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改革,制定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开发引入“辅导猫”系列学生常规管理移动端应用,学生发展服务实现精准化及无纸化,一线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日益规范。修订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管理办法,新增9项校本惠兵政策,湖北省内义务兵走兵208人,圆满完成湖北省征兵办下达的征兵工作任务,荣获年度武汉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竞赛建设,第六届“互联网+”大赛获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学院第4次获省赛优秀组织单位;第十一届“挑战杯”大赛获省赛银奖6项、铜奖4项,学校获“优胜杯”称号。

实践育人亮点纷呈。聚焦学生工作品牌凝炼,4个学生工作精品项目、3个实践育人特色项目获湖北省级立项支持。广泛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5000余学生在基层社会治理、政务实践、社区报到等各项工作中受教育、长才干、献智慧。广泛组织开展校园文明实践、爱国卫生运动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全年累计时长9万余小时,志愿服务工作案例被列入中华传统美德典型案例推荐项目。

(七)产教融合成果丰硕,对外交流合作提档升级

科研工作成效突出。筹建产业技术研究、行业职业教育和文化研究“三位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落实落细科研评价、科研奖励等相关政策,遴选出3位学术带头人,组建10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引领学院科研能力高质量创新发展。2020年,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40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及教材27部,各类知识产权62项;各级各类立项课题81项,横向课题40项,项目经费达458.144万元,创历史新高。

校企合作深度拓展。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机制研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2020年,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60项,引进企业捐赠、准捐赠2000余万元,揭牌成立“鑫裕盛”等6个产业学院,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牵头组建的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培育单位。

社会服务再上台阶。组织完成了2020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机电一体化技术“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得到国培项目专家组高度评价。联合京东物流集团举办3期面向泰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线上专场培训,实现了学院社会培训国际化零的突破。组织承办了2场1+X证书师资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数控程序员、船员、二级建造师等培训项目继续高质量开展。2020年,学院共完成社会培训34项,培训服务总量127006人日;完成各类社会服务项目12项,实现社会服务总量69.1133万人日,项目收入2080.4454万元。

(八)开放办学增彩出色,文化内力逐步彰显

国际办学多点开花。2020年,学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办学,实现了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师生交流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招收了19名首届孟加拉国3年制学历留学生,分别就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与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合作举办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成立了首届中加班;与泰国大城船舶工业与技术学院,共建了首个海外分校“海上丝路学院”。校企共建中非“武汉船院-森大集团海外培训中心”正式揭牌并开展了国际线上培训,多名学生服务中国企业进入坦桑尼亚、肯尼亚、加纳等国家开展境外实习,创新职业教育“走出去”范本。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创新与实践完成阶段探索,学院成为中德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研究院首批院校单位和中德职业教育联盟职业教育对德合作试点示范单位,学院项目成为中德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合作示范项目。

文化建设特色突出深入凝练学院核心办学文化,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构建完善了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军工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完成了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100强答辩。完成新校歌谱曲,发挥“一训三风”、校歌等育人功能,加强了文化标识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研究制定“军工主题文化功能区”建设方案,启动“舰船与航海博物馆”建设工作。组织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代表湖北省牵头组织“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湖北预赛、“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荆楚职教行”等活动。全年组织开展“琴台讲坛”“道德讲堂”活动70余场,学院连续8次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校园)”荣誉称号。

宣传影响不断扩大。围绕疫情防控、抗洪抢险、脱贫攻坚、“双高”建设、70周年校庆等重大主题,统筹联动校内外宣传平台,形成了强大宣传合力。全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学院建设发展相关报道近500余篇次,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官方微信、微博、QQ智慧校园等新媒体平台,长期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保持较高运营水平。

(九)办学条件积极改善,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年投入4878万元资金持续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新建了船舶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焊接职业技能国际认证中心等14 个实训室,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商贸类专业群、标准化考场巡查系统等18个实训室改扩建与教学设备添置项目。实施了室内运动场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智能制造实训室改造等21项校园基建重点项目,拓展了学生活动空间,优化了校园环境。实习工厂区域保护性改造,历史风貌建筑呈现特色亮点。

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高标准后勤服务保障,有力支撑了船院隔离点建设、疫情常态化防控、抗洪抢险。推进后勤管理向服务外包、服务监管转变,实行契约管理。强化对物业公司监管,积极响应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后勤服务保障的各类需求。2020年,学院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宿舍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学生公寓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网络实时在线人数可达6000多人。引进了超星学习通和职教智慧云学习平台,为学生和教师开辟了100G的个人空间。建立了智能服务大厅,梳理、优化、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流程30个,完成463专项行动系统、任务绩效管理、办公自动化、中层干部考核等13个业务系统开发,全面提升了学院信息化应用水平。

财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学院出台了系列财务管理文件,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减收增支”情况下,积极申报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教育专项债券,保障了学院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条件改善。

图书育人能力不断显现。推动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与服务能力提升,完成了新书阅览室改造开放和图书馆新网站升级改造。采购新书3万册,丰富了师生的阅读需求,学生进馆自修人数明显增加。完成了新综合档案室规划建设前期工作,为学院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打下坚实基础。

(十)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学院发展和谐平稳

政治引领持续强化。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活动,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切实加强学院党的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一岗双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党内监督和廉政文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强化执纪问责。全年开展提醒谈话、廉政谈话100余人次,下发监察建议书2份,查处违纪案件2起,涵养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圆满完成汉南区水三村精准扶贫和蕲春李时珍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定点扶贫,完成消费扶贫39万余元,学院精准扶贫成果案例入选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工作报告(2013-2020年)》。全力做好防汛抗洪,组织127名党员干部参与了为期34天的巡堤值守。扎实做好援疆工作,为援助学校专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积极助力社区治理,党员100%下沉报到。

民主建设持续深化。坚持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做好信访件的及时回复,有效化解矛盾和风险。发挥统战作用,积极支持民主党派抓好自身建设。支持工会工作,落实“两代会”代表意见建议,推进校务公开。召开学院第二次团代会、第三次学代会,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夯实基层组织,联系服务青年。

民生服务持续细化。组织教职工体检,关心慰问离退休老同志,落实相关福利政策。组织开展经常性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凝聚了人心。对接辖区有关部门,开展了师生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完成了医疗服务托管改革,强化了常规门诊医疗和季节性易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了学院师生的身心健康。

安全管理持续优化。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健全优化维护安全稳定管理工作机制,危机处理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大力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提升了安全防范和综合治理能力。校地联动、多方参与、携手共治抓好重大活动及敏感时期校园稳定,构建了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2020年,学院荣获2019-2020年“平安高校”建设示范单位和2019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胜单位。

各位代表!

2020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过程艰难曲折,但船院人勇于爬坡过坎、逆境突围,拼得了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全年目标的完成,最根本是学院党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最基础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最关键是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最宝贵是广大师生以国家利益至上,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广大教职员工,向可亲可敬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学院、支持学院的社会各方,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双高计划”的新要求,师生员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学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地铁线穿校建设、知音大道扩宽工程,办学空间被压缩问题进一步凸显;办学经费仍然不足;教师工作环境和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亟待培养;专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科学精准、认真务实地逐步解决。

二、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院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的奋进之年。

工作总体思路是: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执行学院党委决策部署,潜心聚焦“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学院高质量发展,奋力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主要预期目标是: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校园持续安全稳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双高计划”2021年度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两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教学竞赛成绩实现新突破;人员结构优化,高层次人才引培迎来新局面;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工作稳中向好,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文化软实力不断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幸福船院”“清廉船院”深入人心;改革持续深化,对标高职本科,拓展办学空间等重点问题有新进展。

实现上述目标,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

颁布实施“十四五”规划。以试点本科职业教育为立足点,加强战略谋划,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学院“十四五”总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清晰、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为未来五年事业改革和发展谋划蓝图。建立实施重点项目、改革任务清单,争取一年干成几件事,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推动学院发展面貌持续改善。

合力推进“双高计划”建设。进一步强化“双高计划”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责,统筹联动各项目工作组,合力推进建设任务高质量实施。严格执行2021年“双高计划”任务清单,突出抓好船舶工程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两大专业群建设,完善建设机制,精细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确保年底结硬账。全面推进学院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办法,加强任务(项目)的过程管理。

(二)坚持常抓不懈,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举措

精准执行防疫要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及教育厅等各级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实现人员、物资、制度、预警到位,确保“四早”精准落实,进一步做好疫情应急预案。

严格加强校园管理。进一步实施校园联防联控措施,严格实行校园管理。加强防护物资筹措与管理,保证常态化防控使用需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加强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的消毒通风。坚持关注师生身体健康状况,教育引导师生强化个人防护。

(三)坚持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专业群建设体系。围绕服务国家、湖北省重大发展战略,着力建成5-8个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专业群,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体系。科学缕清专业组群逻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设施及实训基地,组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与专业群发展一体联动,完善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完成52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开发一批教材配套资源和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包。制定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开展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选,力争建成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智慧职教、超星泛雅等教学平台应用培训,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资源深度融合应用能力。落实学院美育、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等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完善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引进“尔雅通识课”课程资源。加快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室和智慧教室建设。

持续推进“三教改革”。制定适应学院高水平发展的“双师”资格认定标准,完善多元化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探索组建由名师引领、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为主体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主持、参与研制3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式,力争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持续开展优质课堂认证,建设一批“课堂革命”典型案例。成立教材建设与选用管理委员会,建设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以及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通教材,其中,行业规划教材达到10部左右。

技能大赛力争新突破。进一步修订学院技能大赛管理办法,赛项专项工作量、绩效考核与奖励等激励政策向重点赛项倾斜。结合学院专业优势,组建优秀指导教师团队,重点培育2-3个学院品牌赛项。探索“赛课融通”,将重点赛项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内容,将竞赛训练模式和考核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和评价,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整体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精心组织承办、参加各级各类赛项,加强赛前培训与备赛管理,力争实现参赛成绩突破50项次。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实训实验教学管理规定》《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推进智慧教务系统和在线考试平台建设,完善顶岗实习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学业预警机制,规范学籍管理。继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专业覆盖率达到50%。推进“课证融通”,优化试点专业课程体系,探索课证同步考核和学分转换机制。

(四)坚持人才为先,注重发挥教师队伍创新活力

强化师德建设与考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把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开展“四个相统一”“ 四个引路人”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出台学院“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完善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健全优化选聘标准,突出重大贡献和业绩能力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建立“破五唯”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提升师资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注重结合“双高计划”建设,引聘专业群领航人、技能大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科研创新型人才20余名。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主要目标,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强师资培养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优质培训班。健全教师下企业锻炼机制,落实教师每年至少一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及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实施和推进名师培育工程,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打造2支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

(五)坚持市场导向,统筹推进新利体育最新官网

研究建立新高考招生工作机制。跟踪落实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政策,准确把握新高考制度改革方向,加强招生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学院招生工作整体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控招生规模,科学谋划布局招生专业,明确招生生源类型结构及生源科类。做好单独招生和高职扩招工作。立足海军和武警,积极拓宽定向培养士官军种、专业类型和计划数。继续发挥技能高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中职生源质量。

多渠道力促就业工作“双稳”。依托省内外人才市场服务平台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力拓展就业新空间。强化企业“订单班”、部队“定向培养士官”、高校“专本联合培养”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就业基础,发挥就业品牌优势。统筹实施“线上线下”招聘,以点带面推动专业群就业协调发展。精准对接湖北“一芯两带三区”重点产业需求,引导更多毕业生留鄂就业创业,大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持续优化就业管理考核方式,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落实“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实现就业率保持稳定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六)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素质

“五育并举”提升育人质量。以落实新时代美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主线,启动“大美船院”美教教育、“匠心船院”劳动教育品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构建新时代美育教育、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为切入,启动新一轮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提质升级。

优化学生常规管理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学工”建设,不断优化常规管理、资助育人、心理育人、家校协同、队伍建设五个维度的学生思政信息化体系。创新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做好国家资助对象的优秀典型选树。加强心理危机排查,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与危机干预工作体系,积极申报湖北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主渠道进程。拓宽征兵宣传渠道,进一步优化征兵工作激励机制,做好首次春季征兵,力争圆满完成年度征兵工作任务。

夯实“双创”工作。对标湖北省级示范标准,重点打造创业导师团队与学生创业实践团队,强化创新创业指导与培训。整合校内资源,强化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实现教师指导学生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突出抓好“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孵化,力争学生竞赛成绩取得新突破。

深入开展团学工作。深化共青团改革,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组织运行、团员教育激励三大机制,推动“青马工程”提质增效。探索构建组织协同育人平台,从严推进团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班团组织建设。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规范召开学代会,加强社团建设。聚焦“高校志愿服务提升计划”,推进志愿服务“四力”提升,探索志愿服务多重激励机制,探索打造一批志愿服务新兴领域项目。

(七)坚持产教融合,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创新推动科研工作。升级改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组建科技创新团队5支,提升技术技能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船舶与海洋科技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加强国家科技政策职教改革政策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科研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优化学术氛围和风气。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搭建科研人员成长平台,力争完成各级各类项目50项、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标准5项、授权知识产权项目50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经济产值6000万元。

巩固强化社会培训。组织开展优质培训资源建设,建立数控技术、焊接技术等高水平特色型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完成7个具有船舶特色职业教育培训包开发。开发国际培训市场,积极引进国际交流合作培训项目,重点做好2个国际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包建设。引进更多高层次培训项目,继续做好国培及品牌专业培训项目。探索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行业和区域急需短缺高技能人才及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做好在校生1+X培训工作,实现社会培训总量超过10万人日、培训项目满意度超过90%的基本目标。

坚定履行社会责任。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探索自学考试项目改革试点和特色社区学院建设,开发公益性学习课程1门,完成并开放7门在线共享学习课程。依托舰船博物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完成技能高考、各类人事考试、技能等级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力争全年完成社会服务总量20万人日。

(八)坚持开放办学,做亮做强校企合作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实训室、众创空间、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完善省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焊接职教集团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探索职教集团“双主体”实体化运行。积极对接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开展课程建设、专业群建设、订单式培养等合作。探索建立产业学院机制,按照国家标准打造高水平产业学院。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主导制订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等5个船舶类专业教学标准,尝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推动中国船舶类专业标准走向国际。与“走出去”船舶企业共建培养培训基地,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形成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造船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巩固既有国际办学,推动建立海外分校,开展联合培养国际学生、师资培训、专业共建等项目。

完善校友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校友工作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各地校友工作常态运行。发挥校友会网站和微信平台功能作用,强化校友典型事迹宣传。建立校友合作机制,积极拓展校友支持学院建设渠道,促进更多校友为学院发展贡献才智。

(九)坚持以文化人,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推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落实,贯彻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守正创新,不断完善大学文化的引领体系、服务体系和辐射体系建设。以传播践行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的军工特色文化为落脚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师生理想信念。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业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深度挖掘和传承学院军工历史文化特质,系统融合新时代高职教育特征、舰船与航海行业特色文化,讲好“船院故事”。落实学院《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实施方案》,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启动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制定无烟学校建设工作方案,启动无烟学校创建,优化育人环境。组建跨界性“舰船与航海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培育建成全国船舶行业职教文化建设联盟,升级建设虚实结合“舰船与航海博物馆”,建立全国船舶博物馆联盟和航海博物馆联盟,开展海防安全、航海与舰船文化学术交流,传播国防与航海文化。落实《学院琴台讲坛实施意见》,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成果和网络文化名站名栏,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提升宣传质效。组织2021年新闻宣传培训班,探索建立宣传新闻工作表彰制度,切实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者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总体宣传、专题宣传、深度宣传相结合的“大宣传”活动。统筹校内宣传平台,强化与校外媒体合作,提升宣传报道的层次与质量,提高学院社会美誉度。

(十)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提升治理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精心策划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落实政治责任,继续高标准完成好援疆工作。

夯实依法治校。以学院章程为总依据,进一步梳理与完善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民主管理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订实施学院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以“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法制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精神,制定实施我院“八五”普法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普法活动,积极推进宪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国有资产配置与使用管理,依法依规做好国有资产处置及附厂注销后国有资产交接工作。推进校务公开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保障教职员工权益。积极做好信访工作,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

狠抓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第二十二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等教育活动,深化廉政文化建设,以清正清廉为干事创业强正气、添锐气、增底气,打造“清廉船院”。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落实各类采购工作。强化学院内部控制建设,推动审计工作常态化,进一步严格规范学院财务管理,增强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改善办学条件。主动应对市政工程对校园建设规划的影响,合理调整校园布局,努力拓展办学空间。重点抓好航运中心、舶智能制造仿真中心、机电一体化中心、电气设备装调协同创新中心、数控加工创新中心等实训室建设,实施档案室改造、会议中心及房屋维修等项目。加强与汉阳钢厂沟通协调,创新雅苑学生公寓管理合作模式。加大宿舍、食堂、水电、环境绿化等基本建设投入,改善服务保障条件。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完善信息化制度,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开发各类业务微服务应用70 个,构建学院智能服务大厅。完成15间精品智慧教室建设,打造精品虚拟仿真实训室。优化和完善师生信息化培训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与素养。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应用环境。加强图书档案管理,改进图书信息资源馆藏质量;做好综合档案室规划,促进档案管理提档升级。

增进民生福祉。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做实教职工节日福利、体检等服务教职工项目,组织教职工疗休养、春秋游、气排球赛等活动,竭诚服务好教职工,构建“幸福船院”。做好门诊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季节性易发传染病防控及宣传教育。关心关爱离退休人员,做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工作。

稳固“平安校园”。深入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持续开展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和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能力。强力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广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安全隐患预警监控和排查整改机制,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稳固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共生的育人环境。

各位代表!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使命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风雨兼程、勇往直前,为实现师生对美好生活新向往接续奋斗,为绘就学院“十四五”发展新画卷破浪前行,在学院加快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关闭

Baidu
map